从世界马铃薯的发展看中国马铃薯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因其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而在157个国家种植,又因其营养丰富被很多国家作为主粮食用。联合国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并将其称为“地球未来的粮食”。2015年1月,我国启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将马铃薯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进行相关产品开发。这使得主食品种更加多样、营养更加多元化,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均有积极意义。推动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则是该战略的宗旨和实质。本文将从世界马铃薯发展与变化情况谈起,为我国的马铃薯主食开发建言献策。
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
(一)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
2013年FAO统计显示,马铃薯在全世界157个国家种植。总播种面积1946万公顷,总产量3.68亿吨,平均单产18.9 吨/公顷,与1961年相比,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了12%,总产量增加了36%,平均单产增加了54.8%。总体来看,马铃薯在全球各大洲的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亚洲和欧洲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世界的80%-90%,而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仅占10%-20%。虽然亚洲和欧洲是马铃薯种植和生产的主要地区,但马铃薯在这两大洲的发展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亚洲马铃薯生产在近年增长迅猛,成为推动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1961年至2013年,亚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10.6%上升至51.7%,总产量由占世界的8.6%上升至49.0%;而欧洲马铃薯生产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80.2%下降至29.4%,总产占世界的比重由82.0%下降至30.7%。此外,非洲的面积和产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50多年来,面积增加了7.8倍,产量增加了14.4倍。且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地位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欧洲的平均单产已达40 吨/公顷,而非洲的单产仅为15吨/公顷。
(二)世界马铃薯消费趋势变化
世界上已经有2/3的人口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消费,从世界范围来看,马铃薯的消费方式以食用为主,占总生产量的39.6%-67.0%,平均占51.1%;其次,是饲用,占总生产量的9.1%-31.9%,平均占21.5%;种用量排在第三,占总生产量的8.8%-17.8%,平均占12.9%;用于工业加工的量较低,平均占总生产量的3.8%。
近50年来,马铃薯的食用量逐年上升,由1961年的1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2.4亿吨,其中亚洲食用量增长近1.1亿吨,是促进全球食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全球马铃薯饲用量呈下降趋势,由1961年的0.7亿吨减少到2011年的0.5亿吨,其中欧洲饲用量下降近0.4亿吨,直接影响到全球马铃薯饲用量。2011年,欧洲的马铃薯总食用量仅占到其总供应量的48.4%,低于亚洲的69.8%和世界平均值63.8%。
从1961年至2011年,世界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变化不大,平均30.7公斤/年/人。亚洲和非洲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欧洲、大洋洲和美洲的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欧洲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下降26.8%;亚洲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上升了3.2倍,这种相反的变化趋势,与两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及全球饮食多样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一向以马铃薯作为主食的欧洲,当居民生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以后,必然会寻求食物消费的多样化和食物营养的多元化,所以对马铃薯的消费需求在下降;而以稻麦为主食的亚洲正好相反,由于人口持续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及快餐食品的进入等因素驱动,马铃薯消费呈上升趋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2011年欧洲的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仍高达84.2 公斤/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亚洲平均水平的2.9倍。马铃薯依然是欧洲餐桌上不可替代的主粮。
(三)世界马铃薯食用方式的变化
目前,对马铃薯的食用方式主要分两大类,即直接食用和加工后食用。加工产品主要包括冷冻马铃薯、薯片和全粉。以美国为例,从1970年至2010年,美国马铃薯的食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70年,以直接食用为主,占总食用量的51%,其次是冷冻马铃薯占23%;而到2010年,以上两种食用方式的地位发生了反转,直接食用的比例显著减少至32%,冷冻马铃薯的比例增加至44%,成为目前的主要食用方式(美国马铃薯统计年鉴)。薯片和脱水产品占总食用量的比例变化不大,分别平均占16.5%和12.1%。然而,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近十年来,美国人对冷冻马铃薯的消费有所下降。
中国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
(一)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
近50年来,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迅速增长,至2013年,种植面积达577.5公顷,是1961年的4.4倍;总产量达8898.7万吨,是1961年的6.9倍。从1961年至2013年,无论是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均显著增加5倍多,至2013年,分别达到29.7%和24.2%。从中国马铃薯生产占亚洲的比重来看,种植面积的比重在近50年变化不明显,平均占到亚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8.7%;而总产量波动较大,自1973年达到最高点后,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亚洲其他国家单产的增加量要显著高于中国的增加量。以印度为例,2013年,印度的马铃薯单产已达到22.7吨/公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而中国的马铃薯单产仅为15.4吨/公顷,是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的81%。
(二)中国马铃薯消费趋势变化
中国马铃薯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次是饲用和加工,但不同时期,中国马铃薯利用方式的变化又有所不同。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谷物类粮食供应量的增加,马铃薯的食用比例呈下降的趋势;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马铃薯食用比例变化不大,保持在40%左右波动;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总产的增加和马铃薯产品的多样化,马铃薯食用比例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达到70%左右,在这个时期的人均食用量也显著增加,达37.4公斤/人/年,但仍远低于欧洲的平均消费水平。
(三)中国马铃薯食用方式的变化
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在中国马铃薯一直都作为蔬菜或主粮直接食用,加工比例严重偏低。在“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2010年,中国马铃薯加工业消耗马铃薯692万吨,占当年总生产量8159万吨的8.5%;预计在2015年加工量达1400万吨,占总产量的9.3%。暂不分析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单就9.3%的加工比例而言,也是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加工水平的。近年来,随马铃薯薯条进入中国人的餐桌,人们对薯条的消费量明显增加,但国内加工能力有限,2010年,国内薯条加工量仅11万吨,因此,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还要向其他国家净进口冷冻薯条12万吨。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
把马铃薯做成主食,是基于传统食用马铃薯的方式方法而言的,其目标在于以新的加工与消费方式鼓励人们食用更多的马铃薯,从而以消费拉动生产、以需求拉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使人们在饮食营养方面更加丰富与全面,在作物生产方面更加具有提升的空间,在环境保护方面更加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一)加强舆论宣传,合理引导消费。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是马铃薯成为主食的直接推动力。尽管马铃薯在400年前便在中国扎根,但在餐桌上却一直被边缘化。一提到马铃薯,大多人会将它与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和贫困联系在一起。目前,人们对马铃薯的认识,也多停留在一般蔬菜、淀粉原料或贫困时期的“救济粮”,现在还被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是增肥食品;而在西方,马铃薯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的美称,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据一份《美国马铃薯信用趋势报告》指出,美国人天天都会吃马铃薯。其实从营养角度来看,马铃薯比水稻、小麦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富含蛋白质,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谷类缺少的赖氨酸;富含大量维生素,特别是含有谷物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因此,每餐只要吃全脂牛奶和土豆,便可得到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马铃薯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500克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大约相当于1750克的苹果。马铃薯还有很神奇的药用价值:马铃薯中的淀粉在体内吸收缓慢,不会导致血糖过快上升;膳食纤维在根茎类蔬菜中含量较高,常吃马铃薯可促进胃肠蠕动,且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罹患结肠癌和心脏病的风险;马铃薯钾含量很高,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钠,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产品。在欧洲,马铃薯的人均食用量达84.2公斤/人/年,且主要以加工食品消费为主,直接食用量越来越少。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但对马铃薯消费利用层次普遍较低,以直接食用为主,人均食用量不及欧洲平均水平的1/2。目前,中国马铃薯加工产品匮缺是增加马铃薯消费量的主要瓶颈之一,市场上的大多产品多以效仿西方加工产品为主,缺乏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产品;而西方国家却十分注重马铃薯新产品的研发。据全球新产品数据库统计(GNPD),仅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进入美国市场的马铃薯加工新产品就有150个。
马铃薯主食产品在中国的开发,并不能仅着眼于薯条和薯片加工产品的研发,而要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在保证吃得营养的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食物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中国马铃薯新产品的研发,要从不同的加工层次入手,通过初加工,将马铃薯简单清洗、切丝或块,为家庭烹饪提供便利,以增加菜用这一传统的消费方式;通过精加工,推出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的主食消费;通过精深加工,要提取营养物质制成保健与营养食品或药品,促进多用途产业开发,提升马铃薯的营养健康消费水平。其次,中国马铃薯新产品的研发,要应考虑到不同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据统计,在美国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对马铃薯的消费量要高出平均消费量的20%。但在中国市场上却少有针对特定群体的马铃薯产品。如,马铃薯婴幼儿食品在中国市场上一直较为罕见。其实,质地松软的土豆泥,是宝宝辅食的最佳选择;口感绵软的土豆粒、土豆块还是宝宝锻炼吞咽能力的理想食材;用土豆做成的饼干还能成为宝宝磨牙时的伴侣。再次,中国地理跨度大,南北方饮食习惯差异较大,各地方要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在继续保持马铃薯现有消费方式的同时,开发出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主食产品。最后,中国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开发,还应学习西方现代主食加工理念,注重主食加工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仅在《中国人如何吃马铃薯》一书中,就记录了300多种马铃薯的烹饪方法。但这些做法却不易让每个人所掌握,如果这些马铃薯菜品,经过初加工后,都能实现“傻瓜式”的烹饪,相信大家都会爱上马铃薯。
加工转化和市场消费是拉动马铃薯生产的最核心环节。提高马铃薯的人均消费量的关键在于马铃薯加工领域的发展,只有尽快提升配方工艺,创制核心装备,突破制约马铃薯相关产品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才能推出更多主食产品,形成“加工促进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
(三)降低成本,促进主食产品的普及。要让马铃薯成为主食产品,真正进入大众的餐桌,价格高的问题必将成为一大制约因素。以大众化的主食产品馒头为例:小麦的干物质含量约85%,而土豆却仅为20%,同样制成全粉,土豆全粉的价格是小麦粉的4-5倍多。如不考虑馒头的加工成本,仅土豆馒头(含土豆全粉40%)的原料成本就是小麦成本的近2-3倍。在这样的价格差异下,即使土豆馒头的营养再丰富,也很难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主食。没有价格优势,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全粉价格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马铃薯的全粉加工还做不到像小麦、稻谷、玉米那样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国内可以进行马铃薯全粉加工的企业屈指可数,加工设备也多以进口为主,机械投入成本较大。且由于马铃薯的贮藏状况对全粉的加工效率影响显著,鲜薯的贮藏也是制约全粉加工的另一大主因。随着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全粉的市场需求必将会逐渐增加,从而拉动全粉规模化加工的发展和设备的研发,但是在企业成长初期,仍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来降低主食产品成本,增加主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马铃薯主食的加工品种应该多元化,需要针对不同消费的群体生产出不同配比的面食品种和保健食品,不仅要使高收入人群较多地食用精深加工品,而且要使普通百姓更多地消费大众化马铃薯加工食品。
(四)加速主食专用品种的选育。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开发在于加工,加工这类产品的重要原料便是马铃薯全粉,而当前全粉主要是为薯片薯条等提供原料,对品种专用化要求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但这些品种加工的全粉并不一定是主食产品的最佳原料。因此,要推出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加快主食产品专用品种的筛选和选育,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吃得起,还可以吃得更可口更营养。生产马铃薯全粉需选用芽眼浅、薯形好、薯肉白、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和龙葵素含量低的品种。但长期以来,中国马铃薯的育种多以高产、抗病为主要目标,对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重视不足,造成品种类型单一,专用型品种缺乏的现状。目前,生产上的品种均以鲜食品种为主,用于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仍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夏坡蒂”和“大西洋”,这两个品种虽然加工品质优,但种植成本高,适宜区域小,抗病性差,一般的农户难以种植。
要加速主食专用品种的选育,就要缩短育种周期,常规育种周期要10-15年,这显然会影响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开发进程。因此应先在现有的品种中进行筛选,同时借用现代分子育种等技术,实现优质基因在育种后代群体的定向转移,显著提高优良育种后代的选择效率。此外,建立全国育种材料和品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大专用品种的选育进程。
(五)保障生产者利益,夯实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发展基础。随着马铃薯主食产品和产业的开发,对马铃薯消费的增加,必定会给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与谷物粮食争地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单产已成为迫切要求。目前,中国的马铃薯单产仅有15.4 吨/公顷,排在世界第94位,增产空间巨大。近年来,马铃薯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研究表明,仅采用脱毒种薯一项,就可以增产20%以上。所以,笔者认为,增产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大幅增产后,保障生产者的利益,避免增产不增收情况的出现。在大力发展生产,鼓励加工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生产者的利益,避免盲目跟风,要予以可理的引导。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于内蒙古、陕甘宁和云贵川地区的高原、盆地、丘陵地区,是5000万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马铃薯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繁而剧烈,薯农从事马铃薯生产的风险非常大,经常会出现丰年收入不增甚至亏损的情况。为保障生产者的利益,首先,要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组织,提高规模化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加强销售信息的流通,让薯农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和价格变化趋势,调整种植、贮藏和销售节奏,拥有还价议价能力,增加收入;第三,要建立加工商对农户的直接收购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增加生产者在整个价值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同时,也可以保障加工企业原料的供应,使其获取更为稳定的经营效益;第四,要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普及农业保险,降低薯农的生产风险。第五,制定合理的政府补贴政策,对加工薯的种植户,予以适当倾斜。
世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
(一)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
2013年FAO统计显示,马铃薯在全世界157个国家种植。总播种面积1946万公顷,总产量3.68亿吨,平均单产18.9 吨/公顷,与1961年相比,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了12%,总产量增加了36%,平均单产增加了54.8%。总体来看,马铃薯在全球各大洲的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亚洲和欧洲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世界的80%-90%,而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仅占10%-20%。虽然亚洲和欧洲是马铃薯种植和生产的主要地区,但马铃薯在这两大洲的发展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亚洲马铃薯生产在近年增长迅猛,成为推动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1961年至2013年,亚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10.6%上升至51.7%,总产量由占世界的8.6%上升至49.0%;而欧洲马铃薯生产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比重由80.2%下降至29.4%,总产占世界的比重由82.0%下降至30.7%。此外,非洲的面积和产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50多年来,面积增加了7.8倍,产量增加了14.4倍。且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地位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欧洲的平均单产已达40 吨/公顷,而非洲的单产仅为15吨/公顷。
(二)世界马铃薯消费趋势变化
世界上已经有2/3的人口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消费,从世界范围来看,马铃薯的消费方式以食用为主,占总生产量的39.6%-67.0%,平均占51.1%;其次,是饲用,占总生产量的9.1%-31.9%,平均占21.5%;种用量排在第三,占总生产量的8.8%-17.8%,平均占12.9%;用于工业加工的量较低,平均占总生产量的3.8%。
近50年来,马铃薯的食用量逐年上升,由1961年的1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2.4亿吨,其中亚洲食用量增长近1.1亿吨,是促进全球食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全球马铃薯饲用量呈下降趋势,由1961年的0.7亿吨减少到2011年的0.5亿吨,其中欧洲饲用量下降近0.4亿吨,直接影响到全球马铃薯饲用量。2011年,欧洲的马铃薯总食用量仅占到其总供应量的48.4%,低于亚洲的69.8%和世界平均值63.8%。
从1961年至2011年,世界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变化不大,平均30.7公斤/年/人。亚洲和非洲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欧洲、大洋洲和美洲的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欧洲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下降26.8%;亚洲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上升了3.2倍,这种相反的变化趋势,与两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及全球饮食多样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一向以马铃薯作为主食的欧洲,当居民生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以后,必然会寻求食物消费的多样化和食物营养的多元化,所以对马铃薯的消费需求在下降;而以稻麦为主食的亚洲正好相反,由于人口持续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及快餐食品的进入等因素驱动,马铃薯消费呈上升趋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2011年欧洲的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仍高达84.2 公斤/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亚洲平均水平的2.9倍。马铃薯依然是欧洲餐桌上不可替代的主粮。
(三)世界马铃薯食用方式的变化
目前,对马铃薯的食用方式主要分两大类,即直接食用和加工后食用。加工产品主要包括冷冻马铃薯、薯片和全粉。以美国为例,从1970年至2010年,美国马铃薯的食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70年,以直接食用为主,占总食用量的51%,其次是冷冻马铃薯占23%;而到2010年,以上两种食用方式的地位发生了反转,直接食用的比例显著减少至32%,冷冻马铃薯的比例增加至44%,成为目前的主要食用方式(美国马铃薯统计年鉴)。薯片和脱水产品占总食用量的比例变化不大,分别平均占16.5%和12.1%。然而,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近十年来,美国人对冷冻马铃薯的消费有所下降。
中国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
(一)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
近50年来,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迅速增长,至2013年,种植面积达577.5公顷,是1961年的4.4倍;总产量达8898.7万吨,是1961年的6.9倍。从1961年至2013年,无论是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均显著增加5倍多,至2013年,分别达到29.7%和24.2%。从中国马铃薯生产占亚洲的比重来看,种植面积的比重在近50年变化不明显,平均占到亚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8.7%;而总产量波动较大,自1973年达到最高点后,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亚洲其他国家单产的增加量要显著高于中国的增加量。以印度为例,2013年,印度的马铃薯单产已达到22.7吨/公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而中国的马铃薯单产仅为15.4吨/公顷,是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的81%。
(二)中国马铃薯消费趋势变化
中国马铃薯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次是饲用和加工,但不同时期,中国马铃薯利用方式的变化又有所不同。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谷物类粮食供应量的增加,马铃薯的食用比例呈下降的趋势;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马铃薯食用比例变化不大,保持在40%左右波动;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总产的增加和马铃薯产品的多样化,马铃薯食用比例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达到70%左右,在这个时期的人均食用量也显著增加,达37.4公斤/人/年,但仍远低于欧洲的平均消费水平。
(三)中国马铃薯食用方式的变化
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在中国马铃薯一直都作为蔬菜或主粮直接食用,加工比例严重偏低。在“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2010年,中国马铃薯加工业消耗马铃薯692万吨,占当年总生产量8159万吨的8.5%;预计在2015年加工量达1400万吨,占总产量的9.3%。暂不分析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单就9.3%的加工比例而言,也是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加工水平的。近年来,随马铃薯薯条进入中国人的餐桌,人们对薯条的消费量明显增加,但国内加工能力有限,2010年,国内薯条加工量仅11万吨,因此,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还要向其他国家净进口冷冻薯条12万吨。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
把马铃薯做成主食,是基于传统食用马铃薯的方式方法而言的,其目标在于以新的加工与消费方式鼓励人们食用更多的马铃薯,从而以消费拉动生产、以需求拉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使人们在饮食营养方面更加丰富与全面,在作物生产方面更加具有提升的空间,在环境保护方面更加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一)加强舆论宣传,合理引导消费。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是马铃薯成为主食的直接推动力。尽管马铃薯在400年前便在中国扎根,但在餐桌上却一直被边缘化。一提到马铃薯,大多人会将它与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和贫困联系在一起。目前,人们对马铃薯的认识,也多停留在一般蔬菜、淀粉原料或贫困时期的“救济粮”,现在还被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是增肥食品;而在西方,马铃薯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的美称,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据一份《美国马铃薯信用趋势报告》指出,美国人天天都会吃马铃薯。其实从营养角度来看,马铃薯比水稻、小麦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富含蛋白质,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谷类缺少的赖氨酸;富含大量维生素,特别是含有谷物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因此,每餐只要吃全脂牛奶和土豆,便可得到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马铃薯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500克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大约相当于1750克的苹果。马铃薯还有很神奇的药用价值:马铃薯中的淀粉在体内吸收缓慢,不会导致血糖过快上升;膳食纤维在根茎类蔬菜中含量较高,常吃马铃薯可促进胃肠蠕动,且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罹患结肠癌和心脏病的风险;马铃薯钾含量很高,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钠,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产品。在欧洲,马铃薯的人均食用量达84.2公斤/人/年,且主要以加工食品消费为主,直接食用量越来越少。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但对马铃薯消费利用层次普遍较低,以直接食用为主,人均食用量不及欧洲平均水平的1/2。目前,中国马铃薯加工产品匮缺是增加马铃薯消费量的主要瓶颈之一,市场上的大多产品多以效仿西方加工产品为主,缺乏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产品;而西方国家却十分注重马铃薯新产品的研发。据全球新产品数据库统计(GNPD),仅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进入美国市场的马铃薯加工新产品就有150个。
马铃薯主食产品在中国的开发,并不能仅着眼于薯条和薯片加工产品的研发,而要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在保证吃得营养的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食物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中国马铃薯新产品的研发,要从不同的加工层次入手,通过初加工,将马铃薯简单清洗、切丝或块,为家庭烹饪提供便利,以增加菜用这一传统的消费方式;通过精加工,推出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的主食消费;通过精深加工,要提取营养物质制成保健与营养食品或药品,促进多用途产业开发,提升马铃薯的营养健康消费水平。其次,中国马铃薯新产品的研发,要应考虑到不同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据统计,在美国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对马铃薯的消费量要高出平均消费量的20%。但在中国市场上却少有针对特定群体的马铃薯产品。如,马铃薯婴幼儿食品在中国市场上一直较为罕见。其实,质地松软的土豆泥,是宝宝辅食的最佳选择;口感绵软的土豆粒、土豆块还是宝宝锻炼吞咽能力的理想食材;用土豆做成的饼干还能成为宝宝磨牙时的伴侣。再次,中国地理跨度大,南北方饮食习惯差异较大,各地方要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在继续保持马铃薯现有消费方式的同时,开发出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主食产品。最后,中国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开发,还应学习西方现代主食加工理念,注重主食加工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仅在《中国人如何吃马铃薯》一书中,就记录了300多种马铃薯的烹饪方法。但这些做法却不易让每个人所掌握,如果这些马铃薯菜品,经过初加工后,都能实现“傻瓜式”的烹饪,相信大家都会爱上马铃薯。
加工转化和市场消费是拉动马铃薯生产的最核心环节。提高马铃薯的人均消费量的关键在于马铃薯加工领域的发展,只有尽快提升配方工艺,创制核心装备,突破制约马铃薯相关产品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才能推出更多主食产品,形成“加工促进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
(三)降低成本,促进主食产品的普及。要让马铃薯成为主食产品,真正进入大众的餐桌,价格高的问题必将成为一大制约因素。以大众化的主食产品馒头为例:小麦的干物质含量约85%,而土豆却仅为20%,同样制成全粉,土豆全粉的价格是小麦粉的4-5倍多。如不考虑馒头的加工成本,仅土豆馒头(含土豆全粉40%)的原料成本就是小麦成本的近2-3倍。在这样的价格差异下,即使土豆馒头的营养再丰富,也很难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主食。没有价格优势,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全粉价格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马铃薯的全粉加工还做不到像小麦、稻谷、玉米那样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国内可以进行马铃薯全粉加工的企业屈指可数,加工设备也多以进口为主,机械投入成本较大。且由于马铃薯的贮藏状况对全粉的加工效率影响显著,鲜薯的贮藏也是制约全粉加工的另一大主因。随着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全粉的市场需求必将会逐渐增加,从而拉动全粉规模化加工的发展和设备的研发,但是在企业成长初期,仍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来降低主食产品成本,增加主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马铃薯主食的加工品种应该多元化,需要针对不同消费的群体生产出不同配比的面食品种和保健食品,不仅要使高收入人群较多地食用精深加工品,而且要使普通百姓更多地消费大众化马铃薯加工食品。
(四)加速主食专用品种的选育。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开发在于加工,加工这类产品的重要原料便是马铃薯全粉,而当前全粉主要是为薯片薯条等提供原料,对品种专用化要求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但这些品种加工的全粉并不一定是主食产品的最佳原料。因此,要推出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加快主食产品专用品种的筛选和选育,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吃得起,还可以吃得更可口更营养。生产马铃薯全粉需选用芽眼浅、薯形好、薯肉白、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和龙葵素含量低的品种。但长期以来,中国马铃薯的育种多以高产、抗病为主要目标,对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重视不足,造成品种类型单一,专用型品种缺乏的现状。目前,生产上的品种均以鲜食品种为主,用于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仍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夏坡蒂”和“大西洋”,这两个品种虽然加工品质优,但种植成本高,适宜区域小,抗病性差,一般的农户难以种植。
要加速主食专用品种的选育,就要缩短育种周期,常规育种周期要10-15年,这显然会影响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开发进程。因此应先在现有的品种中进行筛选,同时借用现代分子育种等技术,实现优质基因在育种后代群体的定向转移,显著提高优良育种后代的选择效率。此外,建立全国育种材料和品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大专用品种的选育进程。
(五)保障生产者利益,夯实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发展基础。随着马铃薯主食产品和产业的开发,对马铃薯消费的增加,必定会给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与谷物粮食争地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单产已成为迫切要求。目前,中国的马铃薯单产仅有15.4 吨/公顷,排在世界第94位,增产空间巨大。近年来,马铃薯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研究表明,仅采用脱毒种薯一项,就可以增产20%以上。所以,笔者认为,增产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大幅增产后,保障生产者的利益,避免增产不增收情况的出现。在大力发展生产,鼓励加工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生产者的利益,避免盲目跟风,要予以可理的引导。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于内蒙古、陕甘宁和云贵川地区的高原、盆地、丘陵地区,是5000万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马铃薯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繁而剧烈,薯农从事马铃薯生产的风险非常大,经常会出现丰年收入不增甚至亏损的情况。为保障生产者的利益,首先,要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组织,提高规模化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加强销售信息的流通,让薯农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和价格变化趋势,调整种植、贮藏和销售节奏,拥有还价议价能力,增加收入;第三,要建立加工商对农户的直接收购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增加生产者在整个价值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同时,也可以保障加工企业原料的供应,使其获取更为稳定的经营效益;第四,要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普及农业保险,降低薯农的生产风险。第五,制定合理的政府补贴政策,对加工薯的种植户,予以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