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国内水产养殖企业可以填补这部分市场吗?
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同日下午,日本已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海洋。按照此前的计划,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会先排放“氚浓度较低”的核污染水,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其中放射性物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左右。
而核污染水里含有的氚、锶89、碘129、铯137等放射性核素,可能影响海洋生物,进而对食用者的健康产生未知影响。
这也是近期日本进口水产品被加强监管的原因。
自2021年起,中国就成为了日本食品的最大进口国,对日本食品的进口总值达到2224亿日元(约112亿元人民币),其中光水海产品就占据了30%。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进口总额分别为25.35亿元、33.96亿元。
在日本政府7月份宣布福岛核污水全面排海的同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做出决定,为避免受到核污染的日本食品流向中国,中国海关决定禁止从日本受核污水影响的10个县市进口食品,同时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进行100%查验,严格核验其相关的证明文件,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工作。
7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引起中国消费者对自日本进口食品安全的担忧,中国海关将视事态发展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安全。
这一决定开始实施后,虽然冷冻品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冷藏的鲜鱼会因留置于海关进行检测,而导致鲜度下降无法出售。于是当月从日本进口水产品总量大幅锐减。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为2.35亿元,同比减少29%,今年1~7月进口总额为19.37亿元。
按产品类别来看,生鲜蓝鳍金枪鱼进口额同比下降47%,降至905万元。在生鲜鱼类以外,生鲜扇贝类降至1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
除蓝鳍金枪鱼和扇贝外,从日本进口的海鲜水产品种类还包括鲍鱼、鳗鱼、北极贝、鲜活海胆、海参、生蚝等。
日本共同社20日报道称,在中方宣布要实施全面辐射检测短短几天后,日本预计已经有五家公司至少损失了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9.902万元)。
日本水产品进口受限后,消费市场上也开始寻找替代产品。如日本料理店中会采用大连海胆取代北海道海胆,甜虾改用俄罗斯的代替。
事实上,伴随着国内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国内养殖的鳗鱼、河豚等日本料理中知名的食材都实现了出口日本。据中国鳗鱼网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鳗鱼养殖年产量为2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相关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了日本。
8月24日,天马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2022年度烤鳗销量约1400吨,其中约90%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
而近年来原本大宗出口日本的鳗鱼正“游回”国内。此外,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对鳗鱼养殖或也能带来更大的市场。
天马科技表示,养殖板块目前主要以鳗鱼淡水养殖为主,因此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对公司养殖不产生影响,但相关海域捕捞或地域养殖海产品可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给本国及相关地域消费者带来海产品质量安全担忧,淡水产品将更受欢迎。
8月24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消息影响,水产养殖业板块多公司实现上涨,天马科技涨幅达4.99%。此外,国联水产、大湖股份、百洋股份、好当家、獐子岛等股均涨停。
上述公司也于近期回应相关消息。
22日国联水产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做好日本核废水排海的相关预案。日本核废水排海对公司暂未产生影响,公司国际采购的原料主要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采购地区主要以南亚、中东地区为主,近年来,公司太平洋沿岸地区采购逐步减少。公司牛蛙、鱼类、小龙虾等预制菜产品均为淡水产品。沙特目前是公司原料进口地。
百洋股份表示,公司饲料与饲料原料业务服务于国内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务原材料以国内养殖的淡水鱼产品为主,远洋捕捞业务位于非洲毛里塔尼亚海域,公司产品和作业范围受日本核废水排放影响有限。
*ST佳沃在互动平台回复称,日本海域的洋流方向是往白令海峡,到美国后再向南流至赤道,受赤道温差影响向西流动,属于北半球领域的回流。而智利海域位于南半球,并且为距离日本最远的海域,其受到的辐射影响最小,所以目前看不会对公司在智利的三文鱼养殖有大的影响。
獐子岛则于8月24日表示,公司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水产品进口的相关要求,同时,加强出厂产品的质量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农业农村部24日下午通报称,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将严格按照水产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国家标准,加大对海洋水产品核污染风险监测力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密切关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渔业可能造成的危害,保护海洋渔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