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非洲温饱的“大智慧”
非洲东部地区国家普遍干旱引发粮食危机,近1400万人目前亟待人道主义救援。这种情形之下,地区农业专家再次呼吁重视可生长于干旱贫瘠土壤的木薯,这种富含食用淀粉、有“地下粮仓”之称的薯类作物蕴藏着解决非洲人民温饱的“大智慧”。
联合国粮农组织3年前就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在全球粮价及燃油价格不断飙升之际,种植木薯可为贫困国家和地区确保粮食及能源安全提供长期保障。
世界三大薯类之一的木薯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有“淀粉之王”之称。它同时是发展潜力巨大的生物能源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种植木薯,10亿人口以此为主要粮食来源,利用木薯生产的粮食及非粮食产品类别超过300种。
全球木薯块根年产量约2.3亿吨,其中一半产自非洲大陆。尼日利亚是非洲也是世界木薯产量第一大国,年产量已达3800万吨,种植面积约410万公顷。刚果(金)、加纳、莫桑比克、安哥拉、贝宁、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乌干达以及肯尼亚近年来也已成为非洲木薯种植的主要国家。
尼日利亚于2002年实施“总统级”木薯计划,以期通过木薯块根出口实现经济多样化。总部设在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尼推广改良的木薯品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木薯在尼成为高产量经济型作物。
在肯尼亚,通过欧盟资助推广的“肯尼亚干旱及半干旱土地”项目,肯尼亚农业研究协会近年来开始在国内多地成立“商业化木薯村”,旨在将研发的新品种在第一时间加以实际应用,在提高农户本身粮食储存的同时,稳定可销售木薯产量,并教授其木薯淀粉加工及包装技术,使农户逐步实现产销结合、自给自足。
目前,类似项目已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推广,预计覆盖农户达3万户。
不过,肯尼亚农业研究协会指出,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长期以来并未充分认识到木薯的粮食安全及工业价值。相较于水稻、玉米及小麦,非洲国家近年对木薯种植研发投入甚少,并痛失众多潜在投资。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加工方式落后,导致木薯类食物制品往往因口味及外形欠佳而被束之高阁。同时,木薯非食品类产品的生产推广有限,市场开发较弱。
非洲木薯块根加工业的发展一直未能跟上产量提高的步伐。迄今,木薯在非洲依旧是“草根”级粮食来源而非市场化商业产品,耕作产销模式过于传统,家庭式手工作坊依旧是非洲木薯块根加工业的主要形式,大中型加工设备和工厂在很多非洲木薯主要种植国十分稀缺。
在刚刚于内罗毕结束的东南非农业专家会议上,专家普遍认为,木薯的市场潜力不容忽视,木薯种植应成为帮助非洲民众脱贫并稳定非洲小型农户收入的关键。
专家指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重点是如何鼓励小型农户种植并同时出售木薯,从而拓展本土及地区内市场。此外,地区内产销购链条协调、产品商业化信息共享、种植品种研发和抗病虫害研究等对于改善木薯的产销状况也很重要。
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生产及保护部门负责人马哈茂德·索尔指出,非洲木薯业的发展需要在研发及市场化方面有更多投入,在种植、生产及加工环节节省劳动力以削减成本,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