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参加“2007中国玉米化工国际论坛”的专家提出,玉米深加工是调节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器,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近年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外调原粮数量不断减少,一些人提出,这将改变我国粮食产销格局,可能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肯定地说,玉米深加工是调节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器,有利于动态地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使粮食走出“多-少-多”的困境,实现玉米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的升级。在供应紧张时,国家可以利用价格与相关经济手段,适当减少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用粮需求,确保食用和饲料用粮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一定数量的玉米用于深加工,不会对玉米供给产生实质影响。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马晓河说,在连续3年丰收的情况下,玉米卖粮难的现象没有出现,玉米市场价格不降反升。2006年我国玉米平均价格达到0.6元/斤,比上年同期高出0.07元/斤,农民真正享受到增产增收的实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米深加工快速发展的贡献作用,玉米深加工的发展有效消化了玉米增产所带来的过剩部分,对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兼生化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岳国君认为,传统的粮食安全观需要调整,粮食短缺导致供应不足是粮食不安全的因素,而粮食富余时不能及时转化造成供给过剩,并引发下一轮粮食减产,也属于粮食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拥有相对稳定和可控的粮食深加工转化渠道,以保证在粮食丰收时,能够迅速加快转化过剩粮食,保持合理的粮食价格水平,实现增产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下一轮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也是重要的。这种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粮食发展和调节模式,既可降低成本,又具有可持续性,是一种稳定的长效机制。有关研究表明,玉米深加工业对市场价格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器。
马晓河认为,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面临着五大问题: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发展带有盲目性,加工能力过剩;二是玉米综合利用率低,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和深度加工产品;三是规模化企业比例低,小型分散加工企业占据主要地位,制约了副产品利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四是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五是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方向应是以市场需求为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马晓河解释说,玉米主产品以食品工业基础原料为主,玉米淀粉的生产规模不宜低于年产10万吨。在未来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对促进玉米深加工水平提升和产业链条延伸作用更加突出。提高玉米利用率是玉米深加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要逐步向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提高对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为此,马晓河提出以下建议:控制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和工业用酒精的生产规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产业群和产业链的思路支持玉米深加工;加速技术创新,推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宏观指导;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粮价上涨可能威胁物价调控目标实现
粮食价格上涨可能威胁到今年物价调控目标的如期实现,今年必须高度关注粮食供给和市场粮价问题。
今年粮食减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国际需求大幅上升等因素将导致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明显上升,因此必须高度关注粮食供给和粮价上涨的问题。
尽管存在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的很多因素,包括能源价格和资源价格,但这些因素都不会影响物价全局;但如果粮食价格失控,则中国整体通货膨胀将很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