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马铃薯如何与市场对接探密之二
品质让洋芋“土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这句话,定西市农民刘宗义的理解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
今年60岁的刘宗义对马铃薯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马铃薯在六七十年代是救命薯,八十年代是脱贫薯,新时期是致富薯。
马铃薯大会:产业发展的温度表
事实上,定西市连续6年成功举办全国马铃薯产销大会就是其产业发展的一个“温度表”。
2001年9月,安定区举办了第一届马铃薯贸易洽谈会及“中国马铃薯之乡”揭牌仪式,国内外80多名客商参加会议,当场签约金额达6000多万元。全国2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见证了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
2002年9月26日,第二届马铃薯贸易洽谈会举行,当天签订了马铃薯外销协约22份,价值1.2亿元。2003年9月19日,在第三届马铃薯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全国200多家客商慕名而来,“鲁家沟”、“金定”等品牌马铃薯成为本次洽谈会的抢手货。2004年9月12日,第四届马铃薯投资贸易洽谈会如期召开。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委会执行主任刘真参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薯类中心主任杨延诚及国内知名企业家沃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王治平先生为定西马铃薯加工与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把脉”。2005年9月12日,在中国·定西2005马铃薯产业发展暨经贸洽谈会上,全国20多家马铃薯购销客商和加工龙头企业经理观摩了定西马铃薯加工企业。2006年10月16日,定西市召开了中国·定西2006马铃薯产业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这次盛会已经升格由省农牧厅和定西市人民政府主办,洽谈会的最大成果是“洋芋要走深加工路子”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2007年10月,在定西召开的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评价说,从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践看,发展现代农业并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定西马铃薯产量每年在猛增,价格却很平稳,一举打破了我国农产品产量上去了,价格却下来了的怪圈。
一年一度的定西马铃薯经验交流会不同于其他的节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成果上,都是蒸蒸日上,节节攀高,节会之所以能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定西马铃薯的品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马铃薯专列:外销的窗口
运输大户谢恩说,在广东大朗、湖北武汉、上海曹安、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终端市场,只要听说是定西的马铃薯,商贩们都会一拥而上,一抢而空。
定西马铃薯协会会长刘大江说,从2004年起,定西马铃薯有了绿色通道,马铃薯专列的开通,为定西马铃薯建立了几十个直销窗口,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价格信息平台、物流配载平台和交易平台。
定西市农业局副局长成宗杰说,马铃薯专列的成功运作,使定西马铃薯在广州马铃薯市场上占到七成以上,今年每吨的价格平均抬升200元。2006年,仅安定区外销鲜薯35万吨。今年,由于车皮供应充足,到目前安定区已外销鲜薯1100多个车皮,平均每天有13节左右的车皮发往广州、南昌、上海、武汉等地,稳定了产品的质量,成为市场化的基础。
标准化让洋芋“火起来”
“安定区1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中,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标准化种植面积占到60%以上”。安定区区委书记李旺泽说,在梯田化和“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基础上,各种抗旱集成技术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种植的科技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正在实现由扩大面积扩充总量的外延式增长向依靠科技扩充总量、提升品质的内涵式增长转变。
标准化:增产又增收
“差别在标准化,潜力在标准化,发展也在标准化”,石峡湾乡清水村农民刘星对标准化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今年种植的18亩马铃薯,都是按照“六个标准化”生产,亩产达到1500公斤至2000公斤,而在北部西巩驿的刘星的表弟,种的“新大坪”,未按标准化种植,亩产只有1000公斤。
定西市农业部门将清水村马铃薯栽培模式总结为“梯田+水窖+科技+机械”的现代旱作农业模式。“小整薯坑种、芽栽移植、膜侧沟播、旱地宝拌种、配方施肥、点浇点种”这一模式在大旱之年显示了它的威力,旱情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大大降低。
三链建设:产业中的“双培双带”
“把支部、协会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能人聚在产业链上;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上。”这是定西“双培双带”工程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的延续,这种尝试已经得到认可,2006年,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党支部被中组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链建设为马铃薯质量提升提供了组织保证。
安定区香泉镇党委书记马平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方利益调整中,一个组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千家万户弱、散、小的种植农户,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研究市场、运作市场的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支部和协会可以调节种植农户与销售商、龙头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为千家万户提供服务。
深加工:让产值最大化
安定区是定西马铃薯的主产区,在标准化生产的带动下,全区已建成11户龙头企业,年生产淀粉11万吨、速冻薯条3000吨、全粉1万吨、食品专用变性淀粉1万吨。2007年,又新建成了2万吨纺织专用变性淀粉生产线,已经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集团化深加工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去年开始,定西企业连续向天津顶峰集团发送4列马铃薯精淀粉专列,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淀粉专列的先河,由于质量有保证,定西的淀粉从原来的3500元/吨提高到5050元/吨,标准化生产不仅让农民获利,也让企业得到了实惠。
从无到有,从劣到优,从小作坊到深加工,标准化让定西的马铃薯火了起来。定西马铃薯不仅在生产、加工上有标准化,而且在销售上也有标准化。标准化使马铃薯走出了一条规模逐渐扩张、水平不断提升的集群式发展路子。
2003年,安定区马铃薯3亿元的产值主要来自种植环节。
2004年和2005年马铃薯产值分别达到了4亿元和6亿元,马铃薯加工企业进入了萌芽状态。
2006年,安定区马铃薯总产值突飞猛进,达到11亿元,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3%。
李旺泽说,通过分析来看,11亿元产值中种植环节占5亿多元,增收弹性将不会太大,销售环节虽然收入达到1亿多元,继续增收的空间还在逐渐增大,只有在质量上下功夫,“群策群力,定西马铃薯就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