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冲高位 限制粮价凝聚全球目光
受世界主要产粮国减产和生物燃料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一路大幅攀升,不少地区出现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偏紧的局面。更有专家警告:低粮价时代已近终结,世界将再次迎来高粮价时代,而未来几年的形势将极为严峻。
如何维护粮食市场的正常运转,并有效调控粮价,成为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长期面对的课题。本报记者就此走访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同时记录了在粮价调控方面的所见所闻。
新年之初,石油价格历史性地突破100美元大关,引起世人广泛关注。而与生活同样息息相关的粮食,快速追赶着涨价的步伐,成为全球范围内又一热议话题。2007年以来,小麦价格飞涨112%,大豆猛涨75.1%,玉米上扬47.3%,大米升高3.1%。其中,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这一轮粮价暴涨不仅涨幅大,而且范围广。仅2007年以来,各国用于进口粮食的花费增长了2%,高达7340亿美元,创10年来最高纪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支出增长多达5%以上。
价格的急速上涨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的担忧。事实上,对于局势动荡、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引人注目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全球粮食短缺以来,最近一轮的粮食价格上涨首次大范围地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担忧。英国商业农民团体主席亨利·费尔表示,全球局势正在传递这样的信号:我们正在走出粮食供应丰富期,而进入一个粮食供应更为短缺的时期。
供需失衡是上涨主因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气候异常导致灾害频繁以及生物能源的大力发展等,都是造成近期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其中,国际粮食市场的供需失衡对粮食价格的飞速上涨造成了最为直接的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测报告指出,美国是最大玉米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在过去的一年中始终在高位徘徊,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和获取清洁能源,美国投巨资生产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燃料。相关数据显示,美国2007年生产乙醇燃料消耗掉的玉米占总产量的30%,是2006年的两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玉米出口量的减少。
与此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2007年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粮食收成普遍不好,其中,小麦生产大国澳大利亚减产。此外,阿根廷和乌克兰由于开始执行小麦出口许可证政策,出口量明显减少。供应量的减少和利用量的增加,导致了最近一轮粮食价格的飞速增长。
国内需求是首要课题
随着农业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创纪录高位,食品生产商们也相继抬高价格。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能否维持国内粮食供需稳定”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粮价上涨中所面临的首要课题。
针对这一情况,不少粮食出口国已开始限制出口数量,推迟出口销售,或对某些农产品征收限制性出口关税,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避免粮食价格上涨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他“很担心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而俄罗斯政府已引入了小麦和大麦出口税,并正在探讨进一步提高关税的措施。同时,在俄罗斯政府的压力下,俄罗斯食品零售商已同意冻结某些基本食品的价格,帮助抑制通货膨胀。
同时,粮食进口国已开始设法提高国内产量,或者设立紧急储备,作为抵御粮价大幅上涨或粮食短缺的缓冲器。其中,巴基斯坦计划进口比往常更多的小麦,以保证有足够的粮食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而印度也购买了高于必要水平的粮食,以巩固自身的粮食储备系统。
欧盟方面则暂停了“休耕补助”规定:即禁止农民在其10%的土地上种植谷物。制定这些规定是为了防止生产过剩,但欧盟委员会现在担心会出现谷物供应不足的局面。
利益得失需区分对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粮价的上升伤害了非洲许多较贫穷国家的利益,同时也伤害了众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以及部分中东国家的利益。
至于粮价上涨对不同国家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对于那些粮食在总进口中占较大比例的经济体而言,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粮食的重要性与收入水平负相关。例如,根据经济学家的计算,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消费篮子”中,粮食比例占60%以上,中国为30%,而美国仅为10%。
与此同时,对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和纳米比亚等出口粮食和其他大宗农业商品的国家而言,价格上涨在宏观经济层面十分有利可图,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和农民也很有利,但消费者却要因此而遭殃。
扩大进口成短期主流
随着曾经的粮食生产大国开始增加粮食进口量,全球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可能进一步上升,从而加剧全球在吃饭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唐·米歇尔表示,尽管一些粮食生产大国能够做到粮食自给,但未来几年内,各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度都将有所上升,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