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圪蛋”
今年被联合国宣布为“国际马铃薯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对马铃薯价值的认识,促进马铃薯的生产、加工、消费和贸易。由于具有良好的市场,近年来马铃薯产业渐成我国强势产业,尤其对干旱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贡献巨大。但不久前,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发现,作为我国最主要种植区的内蒙古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健康发展,为此,专业人士建议,这一朝阳产业仍需更多的“阳光”惠泽。
市场拉动小土豆渐成朝阳产业
马铃薯既是粮菜作物,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是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建材等诸多领域。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据最新农业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几乎遍及所有省份,总产量8000多万吨。其中,内蒙古种植面积940多万亩,鲜薯产量约9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两位。
据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周文毅介绍,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看好,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和加工业发展迅速,马铃薯已从救荒作物延伸成为朝阳产业。中国马铃薯淀粉专业委员会主任、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庆锋说,近年来,马铃薯产业较发达的欧洲诸国由于资源、环保和出口政策等因素的限制,向亚太地区出口量逐年减少,使得马铃薯产业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据周庆锋介绍,马铃薯淀粉市场目前空前好,产多少卖多少,包括内蒙古在内全国有资源的省份,纷纷掀起了建厂热潮,每年都有10多家不同水平和规模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投产,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为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农业部已制订规划,力争到2010年末将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到一亿亩,加工比例提高到20%。同时,预计到2010年,内蒙古马铃薯年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鲜薯总产量达到1500万吨,将真正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
旱区农民靠小土豆脱贫致富
目前,在我国西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马铃薯产业迅速壮大,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小西滩行政村西伙房自然村,41岁的农民刘召梅对记者说,2007年,她家承包了100亩地,其中70亩种了马铃薯,其余30亩由于天太旱没有种下庄稼,但就在这大旱之年,她家收了大约7万公斤马铃薯,按照时价平均0.80元/公斤计算,她家今年的收入可达5万多元。
刘召梅感慨地说:“我们这里十年九旱,以前咱家种小麦,一年下来收不了多少,日子过得很苦,两个儿子念完小学就没钱上了,现在种马铃薯挣了一些钱,照这样下去给他们盖房娶媳妇是不太愁了!”
同样,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红格尔图镇大小井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建起了砖瓦房,而这个村总共约1万亩耕地中只有40多亩水浇地,近几年来,大小井村村民以种植马铃薯为主业,收入颇丰。65岁的村民李庆丰说,如果不种马铃薯,不要说建砖瓦房,就连温饱解决起来也有困难。
每年的收获季节,农民挑选个头大、外观好的马铃薯作为菜薯以相对高的价格卖给蔬菜商贩,把剩余的小马铃薯低价卖给淀粉加工厂。
产业内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马铃薯从欧洲传入我国已近四百年,但作为加工产业发展仅10多年时间。这10多年间,我国马铃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仅马铃薯淀粉年产能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不足3000吨发展到现在的60多万吨。虽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在内蒙古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优良种薯推广乏力。目前,内蒙古种薯市场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包括种薯质量监督体系在内的市场准入机制。
记者调查发现,内蒙古绝大多数种植马铃薯的农民目前采用传统的自留种方式,品种单一,品种退化十分严重。按照常规,马铃薯延续种植了三四年之后,应该重新换种,但多数农民不换种,实在不行了,就和别人串换马铃薯做种,这样直接影响了整体产量。究其原因,除了农民传统种植观念作祟外,主要是一级脱毒种薯价格高,目前大约是4元/公斤,高于普通商品薯价格三四倍。
农民种植方法落后。内蒙古不少种马铃薯农民不重视倒茬,有的农民一种几年,甚至10来年,产量越种越低。一些农民不愿意倒茬的主要原因是:地少倒不开;市场行情好,担心不种影响收入。
马铃薯设施农业建设薄弱。目前,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千万亩中约2/3缺少良好的灌溉条件,而且机械化程度低,如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程度仅为25%。
加工企业重复建设严重。内蒙古51家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中有40余家集中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而且产品多雷同,导致相互恶性竞争,抢原料,打价格战。
此外,内蒙古各地马铃薯种植面积目前已接近饱和,如果不提高单产,原料供应将受限制,不利于加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亟需更多的“阳光”惠泽
内蒙古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产业一处处长谭昭华认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各种植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谭昭华说,鉴于马铃薯产业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保障粮食安全和工业原料供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国家将马铃薯列入良种推广补贴范围,已自行实施马铃薯良种推广补贴的省份进一步扩大实施面,这样有助于更多的农民获得良种。
同时,马铃薯加工企业要坚持良种推广带动战略,积极与当地农业科研部门紧密配合,发展良种科研,推广脱毒种薯,并通过承包土地、示范经营以及对重点种植乡村和大户实行定点帮扶、合同化扩繁等措施,推广工业用薯品种及脱毒种薯。
另外,马铃薯加工企业应重视环保问题,建议各企业同地方种植业、养殖业密切合作,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废渣可加工成膳食纤维和牲畜饲料,废液可提取植物蛋白以及用作液体肥料浇灌农田。
农民李庆丰建议,政府应加强马铃薯种植科技的推广,尤其要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政府对农民购建灌溉设施给予更多的扶持。
周庆锋说,政府及金融机构应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扶优扶强,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多搞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马铃薯产业,要面对国际大市场、大环境的竞争和挑战。规范、有序的发展是产业的“生命线”。因此、各产区政府应提高认识,通过加强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准入管理、环保管理、资源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规范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限制目前“小、散、乱、差”的发展趋势。国家有关部委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时,也应注意扶优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