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即迎关键时间窗口 玉米能否重见曙光
自3月起中美贸易出现纷争,5月上旬中方代表团赴美进行协议磋商,中美贸易战缓和,5月18日进口高粱反倾销关税取消,解禁后进口高粱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调。然而5月底贸易战又起分端,美国白宫表示,将于6月15日公布关税税率为25%的最终中国进口商品清单。6月15日,在中国端午假期前,美国贸易办公室公布了加征25%关税的中国产品清单,规模约为500亿美元,分两阶段实施。作为回应,六小时之后,6月1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其中包含玉米在内的农产品、汽车、水产品、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商品。
在面临美国贸易战压力下,中国下调亚太多国进口商品关税,推动进口商品关税减免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6月26日发通知,从7月1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的进口货物下调关税税率。进口货物清单包括了化学品、农产品、医疗用品、服装、钢铁和铝制品等,绝大多数协定税率在调整后较最惠国税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从3%调降至零。同样玉米及其产品也在关税下调清单内,其中冷冻甜玉米关税税率从10%调降至零10%,种用玉米关税税率从20%调降至零,其他玉米关税税率从65%调降至零、玉米粗粒以及粗粉关税税率从65%调降至零、玉米淀粉关税税率从20%调降至零。
受国内外价差的影响,近年来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逐年增加。玉米及进口谷物的大量进口,挤占了国内玉米消费市场,一定程度增加了玉米去库存压力。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玉米进口总量2825448吨,同比下降10.78%。但是2017年下半年国内玉米价格走高,国内外价差持续拉大,给进口玉米大量涌入创造了条件。根据海关总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5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76万吨,同比增长1684%。5月份高粱进口量47万吨,同比增长59%;大麦进口量77万吨,同比增长了23.3%。谷物进口量明显上升,与中美贸易战升级也有很大的关系,进口贸易企业提前采购,若中国自7月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加征25%的关税,自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成本将攀升,预计后期原产于美国的谷物类进口量将趋于下降。
目前中国进口的玉米、高粱通常大部分来自美国,不过玉米进口是实行配额制,关税内进口配额为720万吨。从2016年以来,乌克兰进口玉米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八成以上,美国玉米进口量及进口所占比例均明显下降。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等国均不是主要的玉米及替代谷物的供应国。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下调对多个亚洲国家进口关税,加速从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等,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总的来看,进口谷物类价格优势减弱供应量预期缩减,对国内玉米市场有一定支撑,同时玉米临储拍卖数量维持高量投放,下游需求短期回暖缓慢,玉米价格上涨趋势将放缓。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仍未停止,需要密切关注7月6日关税调整是否落地。若关税调整未能正式实施,不排除进口玉米强势回归冲击国内玉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