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农业部报告发布 美豆库存再创新高 玉米有数据调整史无前例
大豆:数据整体偏空。美豆亩产预测为52.1蒲,低于上月预测的53.1蒲和平均预期的52.9蒲,美豆产量预测相应下调低于预期和上月。但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进口下调400万吨,美豆出口大幅下调抵消产量降幅,年终库存仍上调至9.55亿蒲的纪录新高,高于平均预期的9.08亿蒲。全球大豆库存继续上调200万吨至新纪录。
玉米:美国数据调整利多。美玉米亩产预测继续下调,低于上月预测和平均预期,产量预测相应下调,低于上月和预期。供应降幅大于需求降幅,美玉米库存大幅下调低于平均预期。但全球数据调整利空,因中国统计局数据调整,中国产量和库存大幅上调导致全球年终库存激增。
小麦:美国数据中性,但全球数据偏空。美麦供需基本未做调整,中国数据调整导致全球库存大幅上调。
银河点评
本月USDA报告如预期继续下调美国玉米和大豆亩产和产量,但美豆库存仍创历史新高,而全球大豆库存也继续上调至新纪录。全球玉米库存也在中国数据调整影响下激增。报告并未改变美国及全球谷物和油籽供应充裕的状况。报告后CBOT大豆和谷物价格振荡回落。
短期来看,随着收割即将结束,美豆丰产压力将继续释放,但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美豆出口大幅下滑仍将压制美豆价格。预计11月末阿根廷G20国峰会之前国内外豆类市场仍将围绕中美贸易谈判相关消息保持振荡。美国中期选举后特朗普或仍将对中国延续强硬贸易措施,关注特朗普政府进一步贸易政策变化及对美豆出口的进一步影响。基本面关注美国收割末期天气的变化及南美播种进度。国内则关注进口豆到港节奏、油厂开机率及粕油库存消耗情况。短期消息面和市场情绪主导国内豆类市场,谨慎交易,等待中美贸易政策进一步明朗。
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
北京时间2018年11月9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11月份供需报告。
油籽:本月美豆数据调整包括:产量和出口下调而年终库存上调。因亩产下调,本月预测美豆产量为46亿蒲,较上月预测的46.9亿蒲减9000万蒲,低于平均预期的4670万蒲。预测美豆亩产为52.1蒲/英亩,较上月预测减1蒲/英亩,低于平均预期的52.9蒲/英亩。其中衣阿华和伊利诺斯州亩产下调明显。预期中国进口下滑,本月美豆出口量下调1.6亿蒲,降至19亿蒲。预测中国蛋白粕消费增长率下降,这反映在今年秋季以来美豆出口数据的有限上。尽管对中国销量非常低迷,但美国对其它市场出口预计将保持强劲,这可能会提振下半年度美豆出口份额加大。在出口下调而压榨量略上调情况下,美豆年终库存上调至9.55亿蒲,较上月预测的8.85亿蒲增长7000万蒲,但高于平均预期的9.08亿蒲。
本月预测美豆年度农场平均价格范围为7.6—9.6美元/蒲,中间价格未做调整。豆粕豆油的预测价格也未做调整,仍分别为290—330美元/短吨和28—32美分/磅。
全球2018/2019年度油籽展望包括:产量和出口下调而库存上调。大豆、棉籽、花生和油菜籽产量下调抵消葵花籽产量的上调。全球花生和油菜籽产量下调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对历史数据的调整。全球大豆产量预测下调200万吨,其中美国和阿根廷产量下调抵消中国、印度和乌克兰产量的上调。中国大豆产量上调100万吨,达到1600万吨,而阿根廷产量由上月预测的5700万吨下调至5500万吨。
全球大豆出口预测量下调200万吨,降至1.554亿吨。美豆出口下调抵消巴西出口上调的200万吨及乌克兰和俄罗斯装船量的上调。在本年度截至目前美国对中国出口大豆数量有限的背景下,中国大豆进口预测量下调400万吨,降至9000万吨。中国压榨量也下调,但受到除美国以外国家可供出口量增加的支持,中国蛋白粕消费率仍将保持增长。预计南美将获得更多中国大豆市场份额,而美国可能会获得其它国家更多市场份额,特别是下半年度进口通常呈上升趋势时。
本月将全球油籽库存上调240万吨,达到1.262亿吨,其中主要是大豆和葵花籽库存增加。全球大豆库存上调200万吨,达到1.121亿吨,略高于平均预测的1.111亿吨。其中阿根廷、印度和美国库存增加抵消中国和巴西库存的下调。
粗粮:本月美国2018/2019年度玉米展望包括:产量及饲用/调整用量、出口量下调,年终库存减少。因亩产预测下调,本月预测美国玉米产量为146.26亿蒲,较上月预测的147.78亿蒲减7700万蒲,低于平均预测的147.14亿蒲。预测美国玉米亩产为178.9蒲/英亩,低于上月预测的180.7蒲和平均预期的179.9蒲。产量下调及预期价格上涨导致饲用/调整用量下调5000万蒲。因预期乌克兰竞争加剧,本月美国玉米出口下调2500万蒲。供应降幅大于需求降幅,美国玉米年终库存下调7700万蒲,由上月预测的18.13亿蒲降至17.36亿蒲,低于平均预测的17.79亿蒲。本月将美国玉米年度中间价格预测上调10美分,达到3.6美元/蒲。
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海关等数据,本月将中国2018/2019年度玉米产量预测由上月预测的2.25亿吨上调至2.56亿吨,进口量维持在上月预测的500万吨。中国2017/2018年度玉米产量预测由上月预测的2.159亿吨略下调至2.591亿吨,进口量由上月预测的400万吨下调至350万吨。
中国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玉米库存和消费量数据。美国农业部对中国库存的预测是基于统计局的官方产量预测。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中国2007/2008年度至2017/2018年度期间的玉米总产量史无前例地上调了2.66亿吨。USDA上调了中国国内玉米消费量,由此使中国18/19年度库存上调1.49亿吨。
本月将全球2018/2019年度粗粮产量预测上调2990万吨,达到13.733亿吨,其中主要是中国产量增加。除中国以外,乌克兰、阿根廷、肯尼亚、摩尔多瓦和俄罗斯产量预测也上调。欧盟玉米产量预测下调,主要是匈牙利、波兰和德国产量下调。
乌克兰、阿根廷和摩尔多瓦玉米出口上调。欧盟、越南和伊朗进口上调。沙特大麦进口上调,而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麦出口上调。除中国以外其它国家玉米年终库存也上调,主要是阿根廷、伊朗、巴拉圭和越南库存上调。全球库存由上月预测的1.594亿吨大幅上调至3.075亿吨,远高于平均预期的1.59亿吨。
小麦:本月未对美国2018/2019年度小麦供应量进行调整,种用需求增加(反映18/19年度种植面积预期增加)提振总需求量上调700万蒲。分品种小麦进出口量调整基本相互抵消。食用需求量也未做调整。预测美国小麦年度农场中间价格也未做调整,仍为5.1美元。年度价格范围缩小至4.9—5.3美元/蒲。
产量和初始库存增加提振本月全球2018/2019年度小麦供应预测上调670万吨。这种调整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对2007/2008至2017/2018年度的产量进行了大幅调整。另外,基于中国统计局数据,中国2018/2019年度小麦收割面积和亩产上调导致小麦产量由上月预测的1.28亿吨上调至1.325亿吨。
全球2018/2019年度小麦产量预测上调260万吨,但除中国以外国家产量下调190万吨。持续干旱导致澳麦产量下调100万吨,降至1750万吨。摩洛哥、巴基斯坦和乌克兰产量分别下调90万、80万和50万吨。阿尔及利亚产量下调90万吨。全球小麦出口量下调160万吨,主要是澳麦出口因产量下降而减少。澳麦出口下调150万吨,降至1150万吨,为自2007/2008年度以来最低。全球小麦需求上调20万吨,但其中饲用/调整用量及供应增加提振中国需求增加100万吨。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全球小麦年终库存上调650万吨,达到2.667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2.602亿吨和平均预期的2.594亿吨。不过,除中国以外国家小麦库存下调9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