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 星期一 19:43:55

2019年玉米走势深度剖析以及期货建议

      导言:谈判进展顺利意味着国门大开,那么中国玉米定价逻辑由国内转向全球定价。进口有望大增,将导致国内价格大幅回落。供给端的巨变对全球玉米和中国玉米的价格、流向等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厄尔尼诺年份,中美两国期货市场都将或有天气炒作。
      需求端,非洲猪瘟疫情将带来短中长期行业巨变:短期主要集中于养猪行业内部;中期集中于明年猪肉价格和对玉米饲用需求减幅;长期带来行业养殖区域和玉米流向的巨大转变。深加工需求,在国门大开的前提下也将面临重大变化;未来数年,深加工布局或将向沿海倾斜。饲用和深加工需求的转变,将遏制东北玉米需求的快速增势,东北玉米调出能力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两大官方权威机构的供需缺口增大,只能在国门不开的前题下指引市场。期货操作,在大思路保持空头思维前提下,稳健为宜;等待谈判有个相对明晰的结果,在进行后期研究分析和操作。
      1
     供给端或将面临巨变
     明年,中国玉米市场的供给端或将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巨变。
     1.中美贸易摩擦和谈的详细结果,对国际和国内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摩擦谈判,涉及到玉米及相关产品的内容部分,结果如何,对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和深远变化。
     最极端的情况之一,是中国未来将全面放开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取消玉米进口配额和转基因政策的限制,国际玉米和替代品将畅通无阻的进入中国市场。那么中国玉米定价的逻辑将从国内定价转变为全球定价。也即逻辑上:进口玉米和替代品到港数量和完税卸载成本决定中国华南、华东、山东港口玉米价格,这些港口玉米价格减去北港运抵的运费,确定北港价格,北港价格减去东北各地抵港运费,确定东北产区各地玉米价格。
      而中国玉米市场本来因进口配额和关税造成的价格堰塞湖,被打开后,因国内价格明显高于国际,短期内需要降价;而国际玉米及替代品价格因中国进口量的短期大量增加,价格抬升;最终国际低价和国内玉米高价在两者之间于中国港口找到一个平衡点价格。
      1)全球及美国玉米供给充足,明年美玉米面积变化是焦点,且或有天气炒作
      据USDA18年12月最新的供需月报:18/19年度,美国玉米产量3.7152亿吨,出口量6223万吨,期末库存4525万吨;全球其他主要出口区域,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产量合计1.37亿吨,出口量小计5700万吨,期末库存1350万吨;黑海的前苏联12国和乌克兰8630万吨,出口量小计5975万吨,期末库存小计399万吨。全球玉米供给充裕,中国大量进口也不会改变全球玉米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只会导致玉米价格的底部抬升。
       既然中国玉米市场或将与全球联通,那么就需要更加关注全球定价中心的美国玉米市场。明年,美国玉米市场的两大热点,一个是美玉米面积到底如何?
       前段时间,美国市场就在讨论玉米和大豆面积之争。一旦,中美贸易摩擦谈判进展顺利,中国又将重新大量进口美豆,而美国农民这些年一直乐于为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多种些大豆。并且据测算:特朗普政府的MEP补贴项目玲美国大豆种植收益更佳:18/19年美国大豆单产52.1蒲/英亩,现货均价7.82美元/蒲,加上1.65美元/蒲补贴,实际现货售价达9.47美元/蒲,意味着18/19年度美国豆农收入较前几年高出20-50美元/英亩。那美国豆农还会转种玉米吗?
       很多研究通常用美国大豆/玉米比价来逻辑上判断两者之间的面积转换。不过盛达期货研究院的历史数据显示,这样的简单判断数据并不支持。2014年以来,美豆11月合约/美玉米12月合约收盘价之比均值在2.43,并未利于美玉米从美豆争夺种植面积。2014年以来,美玉米面积仅在2016年同比增加,其余4年均同比有所减少。
       热点之二是明年美玉米或有天气炒作。12月中旬,世界气象组织(WMO)称,今年12 月到明年2月,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75%至80%,预计不会发生强事件。
        据盛达期货研究院测算:有记录以来,美国14个厄尔尼诺年份,美玉米增产10年,算术平均单产增幅9.79%,减产4年,算术平均单产减幅3.97%,最大减幅是1991年的单产下降8.35%。
       也即明年,美国玉米出现严重天气炒作的几率不高,单产增加的概率明显超过下降的概率。
       2)中国玉米市场供给端或临巨变
      首先,中国玉米的定价逻辑,或将在国门大开的前提下,由国内定价转向全球定价。其次,国内玉米价格的堰塞湖打开,国内价格高地价格将向全球低价靠拢。
      第三,国门大开的前提下,华南、华东甚至山东等玉米短缺区域,进口到港量有望大增。玉米流向或将巨变!华东、华南、山东等玉米原料短期区域,解决原料缺口变成以进口到港为主!
      第四,或将出现类似油脂油料行业的加工区域布局变化,华南、华东、山东甚至北方港口出现大型玉米加工企业,以进口原料为主,加工产品自港口向内陆辐射!
      第五,在国门大开的前提下,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将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主产区玉米种植成本在玉米价格决定中所起作用明显下降!
      第六,国内的杂粮杂豆市场因玉米面积转种而也呈现过剩态势!
      不过,既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谈判。谈判结果也有可能是另一极。最极端的情况之二,是中国进口玉米就是一锤子买卖。也即元旦后中国进口300万吨美玉米,该批玉米进国储留待未来销售。这样未来几年中国玉米还是国内定价的逻辑。
      中美贸易摩擦谈判,应该是在这两极之间的某点。判断谈判结果超出行业研究能力范围之外,最好只能等待结果确定之后,再来分析判断短期中期长期的影响。
      不过,我们认为可用下述指标进行监测:
      第一,中国玉米进口配额、关税,转基因政策等。这些原来都是限制玉米进口,未来若有变化,则意味着玉米进口政策的重大转变。
      第二,美国进口DDGS的双反裁定、美国高粱的双反调查、澳洲大麦的反倾销调查。中美谈判若真如市场预期一样取得重大进展,明年1季度末,上述三项政策一定会有调整。密切关注这些可判断玉米替代品进口政策的重大转变!
      2.中国玉米及替代品或将大增
      17/18市场年度,中国玉米及高粱、大米、DDGS、木薯等替代品总进口量2186.8万吨,较上一市场年度下降9.45%;较高峰期的14/15年度进口总量4052.7万吨下降46.04%。
     而目前,进口乌克兰玉米和美国玉米在仅缴纳1%关税的前提下,实际到港完税缴纳卸载费用的成本仅仅1750-1800元/吨;明显低于目前南港的二等拍卖陈粮1950-1960元/吨价格。
     一旦出现前文所述的进口全部放开情况,则中国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总量有望大增,并将抑制国内玉米饲用需求。当然具体增加多少,仍取决于谈判结果的细节。
      3.明年拍卖政策或有巨变,对市场压制实际上有所减弱
      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自4月12日起拍,持续了28周,成交总量10014万吨,平均每周成交358万吨,成交均价1489元/吨。市场判断后期有缺口、且新玉米上市价格应会高于拍卖成交成本,是临储拍卖玉米成交火爆的原因。
     不过,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消息,19年拍卖,起拍时间将是五一之后,也即较18年晚一个月开始。另外,起拍数量将明显低于18年的800万吨水准。起拍价格不变的可能性大。因此实际上拍卖因素对现货市场的压制有望明显减弱!
      在目前的市场氛围下,叠加预计进口有望大增,预计19年拍卖成交很难再现18年的火爆局面。18年的火爆成交加剧了现货和期货的看涨心理,那么19年成交稀少或会加剧市场的看跌心态。
     4.19年中国玉米供给能力或有巨变,或现天气炒作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8年粮食产量的公告显示:18年,中国玉米面积4212.9万公顷,较上年下降0.64%;单产6.108吨/公顷,下降0.03%;总产2.5733亿吨,下降0.67%。
     虽然,黑龙江给与大豆补贴远超过玉米,但是经过国粮中心等多家机构的实地调研显示,大豆补贴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黑龙江省明年租地成本的大幅增加,补贴后黑龙江省大豆每亩净收益仍远低于玉米、水稻。因此,可以预计,明年黑龙江省西部的玉米面积仍有望增加,东部因国家在农垦系统的控制能力则玉米面积增加受到抑制。
     全国范围,玉米这样单产高、省工(基本不耽误农民进城打工)的作物,19年面积有望继续增加。单产则需结合厄尔尼诺现象来观察。据盛达期货研究院统计:中国自建国以来,14个厄尔尼诺年份,其中玉米单产增产8年,算术平均增幅3.17%;玉米单产下降年份6年,算术平均单产降幅6.78%!也即19年中国玉米单产下降的概率不低!
      5.农户尤其是东北农户售粮进度偏慢,增加春节后卖粮压力
      国粮中心的农户售粮进度数据:截至12月16日,农户售粮进度东北28%明显落后与去年同期;华北35%略快于去年同期。截至12月2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3658万吨,同比减少1271万吨。东北、华北主产区真正的售粮压力终于来到。虽然,短期看东北农户售粮进度因天气和市场原因偏慢构成支撑;但是春节后压力相应增大,节后难以再现18年春节后的现货大涨行情!
      2
     需求端也将面临巨变
     明年,中国玉米市场的需求端因猪瘟等新形势也将面临巨变!
     1.非洲猪瘟对行业影响是全方位的,未来几年效果将逐步显现
     自18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正式官方披露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已发布19省4直辖市,共95起,疫情省相邻11省暂停跨省调运。从目前态势看,对抗非洲猪瘟疫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难以一蹴而就!
     1)猪瘟疫情的短期影响
     (1)因猪瘟疫情后,农业部采取了极为严格的限制跨省调运政策,生猪的跨省调运限于停滞。北方的调出省份猪肉价格大幅下跌,而南方的调入省份猪肉价格大涨。
     (2)不能调出的省份和区域,大猪、牛猪被迫增加。玉米和蛋白的饲用需求受到一定的影响。
     (3)仔猪价格呈明显下跌趋势,补栏热情明显下降。
     (4)行业亏损严重,中小养殖户甚至部分大型养殖企业资金压力沉重,面临崩溃。
     (5)替代消费明显。非洲猪瘟疫情后,禽肉、鸡蛋(3470, 0.00,0.00%)、牛羊肉价格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
     2) 猪瘟疫情的中期影响
     (1)明年春节后,市场会密切关注补栏情况、玉米和蛋白的饲用需求下降究竟达到何种程度。
     (2)春节后,猪肉价格能否如预期一样逐步抬升。
     (3)明年7月份是第二个节点,市场会关注仔猪价格也即补栏热情明显下降导致的实际补栏状况;以及猪肉价格是否如预期一样明显上涨。
     (4)明年整年,市场会关注中小养猪户的退出情况和大型企业扩张情况;以及相对应的玉米饲用需求的下降情况。
     (5)泔水禁止养殖投喂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对玉米饲用需求的影响。
     3)猪瘟疫情的长期影响
      (1)猪肉的消费会恢复至正常水准。可参见禽流感疫情后禽肉消费情况。
      (2)东北生猪养殖扩张告一段落甚至会有所萎缩。东北玉米调出能力或将出现恢复性增加。
      (3)华南、华东、四川等调入省份,生猪养殖会出现恢复性增加。其实(2)(3)也会导致国内玉米流向的重大变化。
      (4)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后,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能否如某些国内专家预测的一样有所下降(我们分析预计猪肉价格波动会有所增加)。
      总之,行业内大多认为,非洲猪瘟对明年玉米饲用需求有明显的负面效应;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18年猪料产量7036.38万吨,同比增长0.32%,增速放缓;但是具体幅度则是有很大分歧的。那么明年春节后专项实地调研和各种数据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2.玉米深加工需求确实增加;但是长期看增加的区域或有变化
      1)玉米深加工需求实锤增加
     国粮中心在其最新的12月份《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月报》中预计: 2018/19 年度玉米工业消费为 7800 万吨,比上年度增加 500 万吨,增幅 6.8%。2018/19 年度国内深加工产能规划项目较多,但实际建成投产数量少于预期。预计2018/19年度玉米深加工产能在1.1亿吨左右,比上年度增长约 1000 万吨,玉米工业消费将继续增长。考虑稻谷“去库存”政策,预计仍将有部分不宜食用的稻谷替代玉米生产燃料乙醇。
      2)玉米深加工需求长期看增加区域或转至沿海
      2016年以来,因中国政府的玉米去库存大政策背景,和东北各省区政府给与税收、建设用地、贷款等各种优惠政策,叠加临储政策取消后东北玉米原料的低价优势;东北成为玉米深加工急剧扩张的优势区域。
      但是,贸易摩擦谈判进展顺利,未来开放是大趋势。那么进口玉米及替代品价低且品质稳定的优势将凸显,且外资准入放开,那么长期来看油脂油料加工行业沿海港口建厂,进口原料为主加工产品辐射销区的模式,大概率将在玉米深加工行业重演。
      3.东北玉米调出能力未来或将出现恢复性增加
      环保政策严格执行导致的南猪北养、东北深加工产能的大扩张,导致东北玉米调出能力自2015年以来,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但是19年行业巨变后,非洲猪瘟疫情将导致东北养猪扩张停滞甚至萎缩,而玉米深加工在国门大开后或将转至沿海,这都将导致东北玉米调出能力在较长期的未来呈现恢复性增加态势。而山东省养殖和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将导致该省玉米缺口继续增加。生猪养殖因非洲猪瘟疫情和农业农村部的禁止跨省调运政策,将导致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华东等生猪调入省份的养殖量重现恢复性增加,只不过由技术更先进、管理更严格、资金更充裕、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大型企业抢占了退出中小养殖的市场份额。
      3
      所谓供需缺口只能在
      国门不开的前提下指引市场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最新预计:2018/19 年度玉米市场负结余继续扩大,当年结余为-3072 万吨,负结余较上年扩大 1536 万吨。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12月份最新预计:玉米本月预测,18/19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15亿吨,维持上月预测数不变。中国玉米进口25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100万吨。中国玉米消费量2.51亿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500万吨。其中,玉米饲用消费1565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500万吨,主要是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反倾销立案调查,以及对美国高粱进口下降,将提振玉米饲用消费。预测2018/19年度产需缺口继续扩大,库存结余变化量减少3331万吨,较上月预测值扩大400万吨。
     可以说,18年10月份之后的一波现货和期货大涨行情,这两份报告功不可没!但是,在国门大开的前提下,全球充裕供给,堰塞湖决口,那么全球定价才是逻辑根本。上述两份官方权威机构的报告因此只能在国门不开的前期下发挥市场的指引作用。
      4
      期货市场一些建议
      总的来讲:玉米和淀粉系得从做空角度来思考问题。主因1905玉米主力合约日线已经有效击穿233日年线。
稳妥型投资者,暂离玉米和淀粉系,因消息面主导涨跌,行业逻辑对盘面价格影响明显减弱。等待1季度末期,谈判有了明晰结果在研究分析市场,进行后续操作。
      1905合约玉米合约,实际使用企业,可在核算清楚交割到厂成本后,低于同期现货成本,适量(原料缺口的1/5-1/3)买入,锁定原料成本。(一旦谈判出现波折,1905合约存在着快速反弹的较大可能性)。
      玉米合约上,空头着眼于东北的收获压力、猪瘟对需求的不利影响、和谈进展顺利;多头则寄望于期货超跌、成本支撑、东北农户对下跌的抵抗心理、谈判进展预期不会一直顺利等。
       后期,在国门大开的前提下,逻辑肯定是全球定价。也即国际玉米运往南港成本,倒退北港,倒推东北产区价格。
国门不开的前提下,后期需关注的因素包括:农户尤其是东北售粮进度偏慢,对短期有支撑,对春节后有压制;猪瘟对玉米饲用需求的影响到底有多严重,春节后将逐步显现;华北尤其是山东深加工挂牌价格变化等。
       目前期货盘面把进口放开预期打得过足,一旦谈判出现波折,期货容易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