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垄栽培技术在超级稻生产中增效突出
近日,自治区农业厅邀请专家,对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韦本辉研究员团队开展的超级稻粉垄栽培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验收结果表明,超级稻生产中运用粉垄栽培技术,每亩比常规技术增产率高达21-23.87%不等。表明该技术在超级稻生产中运用增效十分突出。
“粉垄栽培技术”是指应用“立式粉垄深耕深松机”(简称“粉垄机”),按照不同作物种植需求,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在垄面种植作物的配套栽培技术。
2008年,韦本辉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区内外旱地作物生长期内的3种不同土壤类型与作物产量关系研究发现:土壤疏松类型比土壤板结和表皮结膜两种类型增产15%以上,营造土壤疏松环境是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在木薯、淮山应用专用机的启发下,他们发明并委托有关厂家加工了第一代粉垄专用机械。并于2010年3月将此技术正式定为“粉垄栽培技术”,以“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突破了沿用千年的“犁翻-耙碎-起畦(垄)”传统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可一次性完成深耕、粉碎、成垄等作业,具有省力、省工、节本、增效的作用。同时,可使少量土壤上下交流,达到客土改土目的,减少杂草和病原虫原,并增加土壤松土量和有效养分。同年,他们将试验扩大到玉米、花生、大豆、甘蔗、桑树、红薯、牧草、木瓜、马铃薯等11种作物,均取得良好效果。粉垄栽培技术的推出,引起了区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考察了解后,对此项创新技术给予了高度肯定。
2011年,该研究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较大面积的超级稻粉垄栽培试验研究,并在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辛仓村、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实施。
当日,参加现场测产验收的专家有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专家们采取随机选取3个点,每个点面积20平方米,收获脱粒称取稻谷鲜重来折算每亩产量。并与常规栽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块中等肥力稻田,运用粉垄栽培平均每亩产量比常规技术增23.87%。而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下的田块,使用粉垄栽培技术比常规技术增产21.01%。
“粉垄栽培技术”是指应用“立式粉垄深耕深松机”(简称“粉垄机”),按照不同作物种植需求,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在垄面种植作物的配套栽培技术。
2008年,韦本辉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区内外旱地作物生长期内的3种不同土壤类型与作物产量关系研究发现:土壤疏松类型比土壤板结和表皮结膜两种类型增产15%以上,营造土壤疏松环境是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在木薯、淮山应用专用机的启发下,他们发明并委托有关厂家加工了第一代粉垄专用机械。并于2010年3月将此技术正式定为“粉垄栽培技术”,以“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突破了沿用千年的“犁翻-耙碎-起畦(垄)”传统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可一次性完成深耕、粉碎、成垄等作业,具有省力、省工、节本、增效的作用。同时,可使少量土壤上下交流,达到客土改土目的,减少杂草和病原虫原,并增加土壤松土量和有效养分。同年,他们将试验扩大到玉米、花生、大豆、甘蔗、桑树、红薯、牧草、木瓜、马铃薯等11种作物,均取得良好效果。粉垄栽培技术的推出,引起了区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考察了解后,对此项创新技术给予了高度肯定。
2011年,该研究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较大面积的超级稻粉垄栽培试验研究,并在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辛仓村、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实施。
当日,参加现场测产验收的专家有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专家们采取随机选取3个点,每个点面积20平方米,收获脱粒称取稻谷鲜重来折算每亩产量。并与常规栽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块中等肥力稻田,运用粉垄栽培平均每亩产量比常规技术增23.87%。而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下的田块,使用粉垄栽培技术比常规技术增产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