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生产马铃薯
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320万公顷,鲜薯产量约为400亿公斤/年,目前处于世界第1位。马铃薯在我国种植分布广、产量高,一年四季都有收获。近年来,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开发研制出多种形式、不同规格的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具,为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是集开沟、施肥、种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机械化技术,具有保墒、省工、节种、节肥、深浅一致等优点,不仅提高了种植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为马铃薯中耕、收获等作业实现机械化提供了条件。
(1)机械化种植作业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 ①深耕保墒。由于春季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墒情,大多靠上年秋耕前后土壤中贮蓄的水分和冬季积雪融化的水分。针对这一特点,在每年秋耕时须深耕,以加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秋季一次性完成耙整地作业,来年春季只须开沟播种,不必耕地耙平,以减少土壤水分损失,有利于种后幼芽早发和苗期生长。②采用复式作业。春季用机械一次性完成开沟、种植、施肥等作业,可避免或降低因天旱风大而造成的土壤水分蒸发及人工撒肥造成的肥效损失,保证幼苗出土有足够的土壤水分和养分。③适时种植。适时种植是马铃薯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到7℃~8℃时种植为适时种植。靠传统的人畜力大面积作业难以达到适时种植的要求,从而导致种薯不能正常发芽,以致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影响产量。因此,必须依靠高效率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才能达到适时种植,保证全苗,实现高产。④种植深度。我国大部分地区马铃薯采用垄作,因垄作能提高地温,促进早熟、抗涝,便于锄草和灌溉,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马铃薯垄作时,种植深度(包括垄高)一般为12~18厘米;气候潮湿地区不超过12厘米;气候干燥、温度较高的地区,宜在18厘米左右。另外,对采用机械收获的地区,宜浅植。马铃薯平作时种植深度为10~15厘米,可以根据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而定。如北方和西北地区春季风沙大,种植的块茎覆土深10厘米以下为宜。沙性大的地块覆土浓度可在12厘米左右。种植后耙平并进行镇压,对保墒和促幼苗早发更为有利。⑤质量要求。种植深浅一致、不重不漏、土粒细碎、覆盖均匀、严实,起垄宽度适中,行距一致,地表平整,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
(2)种植机的选型配套 马铃薯种植机械按作业方式不同分为垄作、平作及垄作与平垄可调三种形式;按开沟器形式可分为靴式开沟器和铧式开沟器二种。
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种型号马铃薯种植机,其排种系统主要有勺链式和辐板穴碗式二种。各地在选择马铃薯种植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参考各机型的适应性、配套动力及作业性能等,合理选择可靠的机型。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是集开沟、施肥、种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机械化技术,具有保墒、省工、节种、节肥、深浅一致等优点,不仅提高了种植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为马铃薯中耕、收获等作业实现机械化提供了条件。
(1)机械化种植作业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 ①深耕保墒。由于春季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墒情,大多靠上年秋耕前后土壤中贮蓄的水分和冬季积雪融化的水分。针对这一特点,在每年秋耕时须深耕,以加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秋季一次性完成耙整地作业,来年春季只须开沟播种,不必耕地耙平,以减少土壤水分损失,有利于种后幼芽早发和苗期生长。②采用复式作业。春季用机械一次性完成开沟、种植、施肥等作业,可避免或降低因天旱风大而造成的土壤水分蒸发及人工撒肥造成的肥效损失,保证幼苗出土有足够的土壤水分和养分。③适时种植。适时种植是马铃薯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到7℃~8℃时种植为适时种植。靠传统的人畜力大面积作业难以达到适时种植的要求,从而导致种薯不能正常发芽,以致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影响产量。因此,必须依靠高效率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才能达到适时种植,保证全苗,实现高产。④种植深度。我国大部分地区马铃薯采用垄作,因垄作能提高地温,促进早熟、抗涝,便于锄草和灌溉,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马铃薯垄作时,种植深度(包括垄高)一般为12~18厘米;气候潮湿地区不超过12厘米;气候干燥、温度较高的地区,宜在18厘米左右。另外,对采用机械收获的地区,宜浅植。马铃薯平作时种植深度为10~15厘米,可以根据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而定。如北方和西北地区春季风沙大,种植的块茎覆土深10厘米以下为宜。沙性大的地块覆土浓度可在12厘米左右。种植后耙平并进行镇压,对保墒和促幼苗早发更为有利。⑤质量要求。种植深浅一致、不重不漏、土粒细碎、覆盖均匀、严实,起垄宽度适中,行距一致,地表平整,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
(2)种植机的选型配套 马铃薯种植机械按作业方式不同分为垄作、平作及垄作与平垄可调三种形式;按开沟器形式可分为靴式开沟器和铧式开沟器二种。
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种型号马铃薯种植机,其排种系统主要有勺链式和辐板穴碗式二种。各地在选择马铃薯种植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参考各机型的适应性、配套动力及作业性能等,合理选择可靠的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