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马铃薯直供中南海
武川马铃薯大有名气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广州等地各大超市,像苹果一样精包装的武川土豆随处可见。 2006年,武川马铃薯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优势走上中南海中央领导的餐桌,倍受国家领导人青睐,为此,武川县被指定为中南海马铃薯特供基地。更为可喜的是,武川马铃薯正在积极向 2008北京奥组委申请上奥运餐桌,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争取中。
从 30年前的 10余万亩,到今天 83万亩的种植规模,武川马铃薯产业着实迈出了一大步。已成为拉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成为首府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更是我国改革开放 30年成功经验的历史见证。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王向荣,是武川县上秃亥乡小厂汉木台村的农民,今年 60岁了。从上世纪 80年代初的生产责任田,到 1998年的二轮土地承包,王向荣是沿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足迹走过来的。他家承包的 60亩土地就是最好的见证。王向荣老人说, 30年前,武川县的马铃薯还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全县播种马铃薯面积也就是 10余万亩,农民吃多少,种多少。遇上好年景,丰产了的马铃薯吃不了,也卖不掉,冻在地里、烂在窖里的情形见怪不怪。那时,村民也不富裕,年人均收入不足 40元。落实生产责任制了,他家人口多,承包的土地大多是旱坡地,常年是看着老天爷脸色过日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川县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马铃薯种植业作为引导农民增产、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壮大。见证了这一发展轨迹的现任武川县委常委、副县长郝秀刚深有感触地回忆道,当年,武川县把马铃薯种植业确立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后,经历了坎坷,也付出了艰辛。为鼓励农民种植马铃薯,引导农民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武川县本着“规模出效益,品牌求发展”的宗旨,通过各种渠道来加快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特别在开拓销售市场中,多种渠道实施营销战略,从推销员到经纪人,就是县机关的公务人员也分摊上了卖土豆的任务。一时间,“卖出好价钱”、“卖出好名气”、“卖出好品牌”等成为武川县全县上下的总号令。农民也终于从过去为吃而种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认识到马铃薯这一产品变为商品的现实意义。
认定要将马铃薯种植业当作产业化来经营的武川县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做强做大这一产业,没有规模种植就不会见到实际效益,不依靠科学技术,就不会产生品牌效应。在漫长的实践中,武川县人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子:“三薯(种薯、商品薯、加工薯)拉动,六路(种子、科研、种植、加工、窑储、销售)并进”。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力地加快了武川县马铃薯基地规模化建设的步伐。很快,“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被广泛推广开来。同时,为实现马铃薯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武川县先后引进 9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使年加工能力达到 30万吨。马铃薯年种植面积也达到了 80万亩左右,年产鲜薯上到 8亿公斤。农民每年来自马铃薯种植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 47%左右。有了规模化的基地建设,机械化作业更显关键。多少年来,武川县的春播秋收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牛马耕作,播种 1亩土豆至少要耗费 1天时间。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武川县借助国家农机具补贴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扩大普及农机具的使用和适用范围。从 2005年开始,每年以 3000多套的规模推开了小型农机具的使用,随后又增设了 9套大型农机具。并组建了农机服务小分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跟踪服务。农机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播种 60亩马铃薯,不到 1天时间就完工。有人说,武川县马铃薯产业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种子工程先行起了决定性作用。
是的,武川县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技术优良、装备先进的专业公司为技术依托,以加拿大知名国际马铃薯专家为技术指导,采用快速繁育等高新技术生产基础脱毒种薯,已初步形成了基础脱毒种薯繁育、原种生产及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生产繁育价格体系。目前,马铃薯良种繁育呈现出多品种、高品质的特点,形成了五大产品系列、 10多个新、特、优品种,可满足世界各国及各类人群的食用及加工需要。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武川马铃薯走活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也打开了农民致富的大门。
2003年,在中国———加拿大政府合作项目中,武川县被确定为“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马铃薯供应链示范项目区。
2004年,在“中国———新西部高层论坛”会上,武川县被评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同年,武川马铃薯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质量认证。
2006年,武川绿色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被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批准为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区。就是在这一年,武川县向北京小汤山特供基地提供了专供中南海的食用鲜薯 600吨,得到中央及有关部委领导的好评,双方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并正式确定武川县为中南海马铃薯特供基地。
2008年 2月 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布,“武川土豆”集体商标被审定通过,从此,武川县人民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像武川县其他 14万农民一样,上秃亥乡小厂汉木台村的王向荣老人, 30年来,种植马铃薯种出了致富经。前两年他家盖起了红瓦房,就连去年遭遇 50年不遇的大旱灾,他家的几亩水浇田还收入了 4万多元。今年,县里又提倡搞设施农业,全县试行推开 1000亩中棚种植马铃薯,村民的积极性非常高。王向荣也向村委会申请了 3个中棚。
3月 20日,记者在上秃亥乡中棚项目基地遇到了正在给中棚覆膜的王向荣老人。他说,一个中棚一年能种植两茬庄稼。春播土豆,秋种蔬菜,旱涝保收。每亩中棚年纯收入 1万元左右。看着满怀信心正在覆膜的王向荣老人,记者问他今年丰收后有何打算,他不假思索地说,要盖一个规模较大的库房,用来储存土豆和蔬菜。种了一辈子地的武川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年自留田里遇到丰年时才能每斤卖到 7— 8分钱的土豆,如今做成了大产业,真正变成了金蛋蛋。农民们说,还是改革开放好啊,由当年的生产责任制到如今的二轮土地承包,改革开放就像一把金钥匙,真正为农民打通了致富路。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甜蜜。